第二大水電站投入運營 重慶等地防洪標準提高
近日,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電站首臺機組—右岸13號機組順利結束72小時試運行,成功并網發電,這是世界第三大水電站,也是國內第二大水電站正式進入商業運行。同時可將長江下游沿江城市,如宜賓、瀘州、重慶等防洪標準由5~20年一遇提高到50~100年一遇。
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里程碑
據了解,溪洛渡水電站左右岸各有9臺單機容量為77萬千瓦的巨型水輪發電機組,首批4臺已投入使用,第二批也將于下月開始并網發電。全部投入使用后,溪洛渡水電站發電裝機1386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571~640億千瓦時,枯水期電量145億千瓦時。
該電站的并網發電成為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的一個里程碑。金沙江是中國最大的水電基地,居“中國十三大水電基地規劃”首位,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為先期規劃開發的4座巨型水電站,裝機規模近43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1900億千瓦時,是實施“西電東送”的骨干電源。
目前,向家壩水電站已于2012年實現首批機組發電,計劃2015年機組全部發電。烏東德與白鶴灘水電站目前處于籌建準備階段。在日前舉辦的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座談會上,國家能源局表示兩座電站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要開工的電站,將抓緊前期準備和核準工作,強調積極有序推進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
攔沙和防洪效益突出
除了發電外,溪洛渡水電站兼有攔沙、防洪和改善下游航運等綜合效益。
長江流域歷來洪澇災害較為頻繁,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大洪災,三峽工程完建后,根本上改變了荊州河段的防洪緊張局面,但長江中下游防洪問題依然突出。
金沙江流域面積47.32萬平方公里,為長江宜昌以上流域面積的55%,汛期洪水總量約占宜昌洪量的1/3以上。溪洛渡水庫地理位置優越,控制了金沙
江流域面積的96%,年徑流量約占水庫防洪庫容46.5億立方米,控制洪水能力較強。利用溪洛渡水庫調洪再配合其他措施,可使長江沿岸的宜賓、瀘洲、重慶
等城市的防洪標準從20年一遇過渡到50~100年一遇。
同時溪洛渡水庫建成后,由于水庫的水量調節和攔沙作用,將增大枯水期流量,經計算,可使新市鎮至宜賓河段枯水期流量較天然情況增加約500立方米/秒,改善下游枯水期通航條件。
累計環保投資10.82億元
溪洛渡水電站工程自開始籌建以來,始終注重工程建設和環境保護,堅持截止到2012年,溪洛渡水電站工程已累計完成環境保護投資10.82億元,同時開展了系統的水電開發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
在建設過程中,通過渣場擋護、排水措施、砂石骨料等生產廢水處理設施、道路綠化、施工區截排水工程和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等系列配套環保措施建設,加強了
施工區粉塵、噪音和空氣質量監測和處理,對施工區和周邊環境起到了有效的保護作用,將工程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控制在較低水平。
在系統研究金沙江下游梯級水電開發對水生生態影響的基礎上,溪洛渡水電站也從棲息地保護、增殖放流、過魚設施建設、水溫影響減緩措施、氣體過飽和減緩措施、科研、監測、水庫生態調度研究和魚類保護基金設立等各個方面系統規劃、分步實施了水生生態保護措施。
目前已設立“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魚類增殖放流站,以保護珍稀瀕危魚類白鱘、達氏鱘、胭脂魚和長江上游特有魚類及其生存環境,并開展人工繁殖和科學研究,以保護長江上游水域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維護水生生物種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