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風電服務業或成風電制造行業重要盈利點
我國用了短短5年時間就走過了歐美國家15年才完成的風電發展之路。顯然,中國風電發展的速度之快,遠超乎外資制造商的想像。自2007年以來,全球風電產業一度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保持著近30%的高增長率。但過去幾年間,金融危機及之后經濟危機帶來的滯后反應開始在風電產業顯現。
外資制造商市場份額的大幅下滑歸之為本土制造商以性價比為旗打起的價格戰。近年來,隨著國內大批企業的產品投向市場,在激烈競爭尤其是產能過剩情況下,風機整機的價格已從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至2011年的3700元/千瓦以下。不斷拉低的風機價格不但快速拉低了行業的毛利率,且直接推升了本土風機制造商的市場占有率。
當中國的風電開發商一日千里,紛紛搶占風電資源、跑馬圈地時,外資卻忽略了這種強烈的需求,不愿大規模上馬風機。當中國風力發電市場日趨成熟,機組大型化成為發展方向時,外資卻固守其原有的機型,不愿將其大容量機組和技術推向中國市場。當中國政府決定試水海上風電時,外資企業卻因價格和技術等因素而關上了大門。當一些地區有低溫型、防風沙、防臺風等特殊要求時,外資也不能像本土企業那樣靈活地按需定制。
而當外資風機制造商一邊抱怨中國的政策支持本地企業,一邊紛紛轉向大容量機組和海上風電之時,經過了早期購買圖紙消化吸收的本土風機制造商,已逐漸成長為可與外資相抗衡量的 “風機巨頭”。
既然風機產業不好做,那么風電服務市場在我國發展的情況如何?有專家認為,風電服務市場的春天一定早于設備銷售春天的到來。有專家分析認為,但服務市場,也不容易進。中國的風電開發商大都實力雄厚,他們更愿意自己來做,且一般都有自己的服務團隊。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的觀點和上述專家不謀而合。在段嘉宣看來,我國風電服務業發展空間巨大,發展前景看好。依照“十二五”規劃,截至2015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1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達將到500萬千瓦,而分布式風電裝機將達3000萬千瓦。在風電行業,服務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風電服務業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盈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