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電能的成本
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劣質電能對企業的運行效率有著嚴重的、破壞性的影響,將來他們也會清楚地認識到,相應的經濟影響會比他們已認識到的更嚴重。盡管電能質量的定義通常不包含供電連續性,但包括其在內的影響仍在本章后續有所介紹。
劣質電能產生的后果并不局限于對非居民用電的電力系統,同樣地也會損壞家庭用的電路和電器設備,最主要的是還會將用電危險帶入家居。但劣質電能對居民的影響在本章中不作詳細討論。
只有認識到劣質電能所帶來的后果,才能制訂有效的計劃以減少或消除這些不必要的在生產力和生產效率上的損失,并且從經濟角度和運行角度來設計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已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量化劣質電能造成的損失仍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而且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調查結果只能讓終端用戶了解到劣質電能對其活動可能造成的影響,但最終他們還是應該自行開展調查研究,以確保對問題的診斷符合實際,并由此提出適合于他們的供電條件與環境的解決方案。
電能質量帶來的經濟影響通常分為三大類:
1.直接經濟影響。
(1)生產損失。
(2)不可恢復的停工期和資源(例如原材料、勞動力、資金)。
(3)工序重啟動成本。
(4)生產的成品(或半成品)不合格。
(5)設備損壞。
(6)與人員健康、安全相關的直接成本。
(7)不履行合同要求導致的經濟賠償。
(8)環境污染罰款。
(9)和停運相關的公用設施費用。
2.間接經濟影響。
(1)機構總收益/收入延期的成本。
(2)市場份額損失的經濟成本。
(3)恢復品牌權益的成本。
3.社會經濟影響。
(1)不舒適的室溫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或健康安全指數的減少。
(2)個人的身體傷害或心理傷害同樣導致效率的降低和健康安全指數的減少。
(3)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疏散鄰近住宅樓的居民引發的間接社會影響,以及雇傭一個執行疏散工作的機構而帶來的額外費用。
目前,電能質量領域仍然是個相對不完善而且權責不分明的領域;其中的投資決策越難保證,出現問題的地方就越“棘手”。當最終決策者并不優先看重在電能質量方面的投資時,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
由于這個領域更多關心的是劣質電能帶來的經濟性影響,所以對于“非直接影響”和“社會影響”仍然認識不清,并且尚待解決。
眾所周知,電能質量成本的相關知識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它對于正確規劃生產活動,以減輕所有上述成本、減少或消除由電能質量問題造成的可避免的損耗是至關重要的。
評估劣質電能成本和電能質量解決方案所要求的投資之間能否達到一種恰當的平衡,以及評價未減緩的劣質電能是否能夠被接受,是終端用戶的重要工作。
在幫助終端用戶減少劣質電能影響的背后,電力部門和設備制造商也需要評估其盡多大的努力是適宜的。
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任務在管理者手中,他們應負責使未減緩的劣質電能成本與在以下不同層面上的相關解決方案之間得到平衡和優化:
(1)發電層(主要是可靠性)。
(2)輸電和配電層(可靠性和電壓質量)。
(3)終端用戶的配電系統層(可靠性、電壓質量、諧波畸變的發射水平)。
(4)用電設備層(抗干擾性和擾動發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