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預計50GW 一線制造商仍被低估
1月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至11月,中國光伏發電量達10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光伏年發電量首次超過1000億千瓦時。截至2017年11月底,中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125.79GW,同比增長67%。
上述數據反映過去的一年,中國光伏行業繼續維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在高漲的行業景氣度之下,不少光伏企業在2017年收益頗豐,一線光伏A股上市企業更是股價飆升。這樣的熱度在今年能否得到延續?2018年中國光伏市場又會出現怎樣的新變化?對此,瑞銀證券近日發布研報,就2018年中國光伏行業進行展望。
2018年,中國光伏行業基本面將再獲改善: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下降,到2020年,發電成本將下降33%至0.35元/千瓦時,“平價上網”時代已不遙遠;2018年至2020年,全球光伏年需求將達112GW至136GW,其中,中國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至少為50GW;中國一線光伏制造商仍被低估,這些光伏制造龍頭憑借在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將新增產能轉化為新的市場份額,鞏固行業地位。
“平價上網”,是國內光伏行業發展方向。2017年12月22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進一步下調了今年光伏項目上網電價以及補貼金額,中國光伏行業在“政策驅動”轉向“成本驅動”的路上又邁出堅實一步。
光伏電價、補貼的下調倒逼企業不斷降低光伏發電成本。近十年來,中國光伏發電成本已由2007年的2元/千瓦時降至2017年0.5元至0.6元/千瓦時。瑞銀證券預計,到2020年,中國光伏發電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33%,從而步入“平價上網”時代。瑞銀證券分析,光伏產業鏈上游多晶硅、硅片以及中游電池、組件制造成本的下降是主要原因。
多晶硅的主要生產成本為電費和折舊,這兩項分別約占生產成本的35%、20%。瑞銀證券指出,中國多晶硅制造商正在通過兩種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每千克多晶硅產量平均用電以及通過擴大產能以攤薄每千克多晶硅的折舊成本。目前,中國一線多晶硅廠商多晶硅總成本為9美元/千克,未來兩年,這一數據有望降至7美元/千克。
降低硅片生產成本的主要方式則為:加大鑄錠尺寸提升每生產輪次產量以攤薄單位成本以及用金剛線切割取代傳統砂漿線切割。未來兩年內,中國一線硅片制造商目標將非硅制造成本進一步削減30%以上。
提升轉換效率,是中游電池、組件端企業繼續研發的思路。在PERC、HIT、IBC等新技術驅動下,中國制造商轉換效率將繼續引領全球。
對于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趨勢,業內基本保持積極態度。但由于2017年國內光伏行業超預期發展,在今年光伏需求能否再現去年高增長的質疑下,業內對于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的預測出現分歧。持謹慎態度的人士預測認為,今年中國新增裝機量或達到40GW,低于2017年。而瑞銀證券則持樂觀態度,預計2018年至2020年中國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至少為50GW。
瑞銀證券表示,三大因素有望刺激光伏需求進一步增長:第一,光伏成本持續降低、光伏項目回報改善;第二,來自分布式光伏項目,尤其是戶用項目的需求旺盛;第三,一系列扶持政策出爐。
分布式光伏是中國光伏需求增長的關鍵動力。預計,到2020年,中國分布式光伏占累計光伏裝機容量比例將達41%。此外,在戶用光伏市場方面,瑞銀證券給出了135GW的潛在市場規模數據。
2017年國內光伏行業的一大行業特征是,多數一線制造商先后宣布擴產計劃,這些擴張產能絕大部分將在今年達產。因此,有關今年國內光伏產業鏈是否會出現產能過剩的擔憂聲此起彼伏。
光伏產業鏈的供需平衡不會打破,一線光伏制造商仍可借助其成本、技術優勢將新產能轉化為市場份額。
在多晶硅環節,2017年保利協鑫能源、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均加入擴產行列。有數據預測,今年年底,國內多晶硅產能可能達到39.4萬噸。
大幅增加的供給將會對多晶硅價格施壓。瑞銀證券預計,今年上半年,多晶硅價格或有一定上行空間,但下半年隨著新增產能逐步釋放,多晶硅價格可能落在全球一、二線制造商成本水平之間。
在硅片環節,瑞銀證券預測全球銘牌硅片產能將從2017年的125GW升至2018年的164GW,但多數新增產能將以漸進方式釋放直至年底,一、二線硅片制造商間的成本差異將擴大,且新增單晶硅片產能有望取代現有部分二線多晶硅片產能,這些因素使得一線硅片制造商仍可受益。
而在中游電池、組件環節,中國電池、組件制造商產能將保持穩定增長。其還指出,由于全球分布式光伏市場需求激增,PERC單晶電池和光伏電池、組件市場供需仍可能趨緊。